编者按:
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《关于推进清廉自贸港建设的决定》和《海南省政商交往行为指引清单(试行)》等文件精神,充分发挥正面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和反面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,省纪委监委、省委统战部、省工商联建立政商交往典型案例发布工作机制,不定期发布政商交往正反面典型案例,切实规范政商交往行为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,营造良好营商环境。现将第十三期海南省政商交往正面典型案例予以公开发布。
第十三期海南省政商交往正面典型案例
清廉筑基优环境 亲清赋能促发展
(——以海口清廉民企建设促进“两个健康”为例)
一、创新背景
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,明确提出“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”“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”等重要论断。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稳步推进,海口市民营经济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,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,截止2025年7月,全市现有民营企业678274家,占企业总数97.16%;个体工商户1863128家,占市场主体总数72.68%。
近年来,海口市围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、优化营商环境、服务“两个健康”的工作目标,深入推进清廉民企建设。各相关单位协同发力,通过加强宣传教育、规范执法监督、深化服务举措等,有效营造了风清气正、干事创业的良好生态。这些实践有力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筑牢依法合规经营底线,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,为加快建设海南自贸港核心引领区、打造“六个之城”贡献坚实力量。
二、主要做法
(一)加强宣传教育,推动清廉民企建设通过小型分散、灵活简便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教方式,持续开展清廉民企建设宣讲教育活动。结合不同行业和企业特点,坚持引导教育并重、服务管理融合,切实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筑牢依法合规经营底线,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,做到胸怀报国志、一心谋发展、守法善经营、先富促共富。依托主流媒体、清廉载体,构建宣传矩阵,营造风清气正、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。
(二)规范执法监督,强化执法监管效能
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各类检查频繁、部门重复检查等问题,通过制度创新、流程优化和协同联动,优化涉企执法监督程序,规范行政执法行为。在学习借鉴宁波、嘉兴等地先进经验基础上,率先开展“综合查一次”机制创新探索。通过强化组织、规范场景清单和统筹计划管理、建立运行保障机制等措施,在全市各级监管部门和各级执法部门全面推行“综合查一次”场景。同时不断推动完善省“互联网+监管”系统的“综合查一次”模块功能,完善省执法平台的相关功能,吸收“监督检查码”应用、规范涉企检查措施、管法协同线索移送规定等新制度规定。
(三)深化服务举措,优化发展营商环境
一是搭建“政企面对面”连心桥。深化国际合作,搭建经贸交流桥梁,推介海口投资环境、自贸港优惠政策及产业扶持政策等。优化服务体系,推行“全托管式”服务,以全链条服务破解企业项目落地难题。坚持“走出去”与“引进来”双轮驱动,增强招商动能。发挥以商招商“强磁场”作用,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。二是开展“我陪群众走流程”疏堵点。智慧政务破除壁垒,推进土地出让金服务革新,创新推出电子签约、结果物网推等“无感智办”服务。推动民非组织年检一件事改革,通过线上预审减材料、平台联审提效率、电子批复免盖章等三大举措实现“效率智办”。持续深化“信用修复一件事”改革,秉承“回应一个诉求、解决一类问题、规范一个领域”理念,将信用修复工作做深做实。三是组织“千企万户大走访”强保障。建立海口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,组织开展全市“千企万户大走访”活动。搭建“一封信+一份折页+一条短信+一个码”的宣传、申报体系,发布《致海口市小微企业的一封信》《一文读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》。各区相继推出金融扶持政策,龙华区推出“龙惠贷”贷款贴息扶持政策,秀英区设立250万元资金池,琼山区推出“琼山担保贷”,有效缓解融资难、融资贵问题。
三、工作成效
(一)民营企业清廉建设意识不断提升。举办清廉民企建设宣讲会5场,组织参观清廉教育基地4次,开展廉洁从业教育20余场,参加民营企业家2000余人次,向市场主体发放廉洁倡议书1900余份,各类社会组织及民营企业自觉参与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600余份,编印并发放廉洁自律汇编300余本,对重点监管对象开展廉洁专题约谈70余次。结合“3·15消费者权益日”“食品安全周”“质量月”“国家宪法日”等重要时间节点,开展法律法规宣传,帮助民营企业学法、用法、守法,筑牢依法合规经营底线,商协会、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清廉意识、守法观念和行动自觉不断增强。
(二)民营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不断释放。通过推进“综合查一次”改革,建立由市领导担任组长、市综合行政执法局、市营商环境建设局为主要成员的市级工作专班,每季度召开调度会研究推进相关工作,为“综合查一次”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。目前,全市(含各区)建立“综合查一次”场景271个,检查减少率55.25%。依法通过指导、约谈、提醒、告诫、责令改正等柔性措施,减轻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影响,同时注重引导企业合规经营,实现从“被动应对检查”到“主动合规经营”,释放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活力。
(三)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环境不断优化。通过一系列“政企面对面”举措,企业落地服务体系逐渐完善,吸引国内外企业投资,优质项目加速落地,带动就业增长。2025年1-9月,市区“一把手”带队赴国内外重点城市及地区招商70余次,主动对接企业需求,推动项目精准落地。通过组织开展“我陪群众走流程”活动,2025年以来全市共有42家市级相关部门和各区317人次参与“走流程”活动,体验事项264个,主要领导参加活动次数211次,发现解决各类问题264个,切实解决企业群众身边的办事难、流程慢等痛点问题,让企业群众感受到服务提质、效能提升的新变化。通过开展“千企万户大走访”活动,截止2025年6月17日,全市累计走访企业194669家,纳入申报清单企业14372家,纳入推荐清单企业14369家,获得授信企业13983家,累计授信金额390.4亿元,获得贷款企业13558家,累放贷款金额250.3亿元。其中,5月完成我市全部1344家外贸企业走访,纳入推荐清单企业101家,获得授信企业100家,累计授信金额117.6亿元,获得贷款企业91家,获得贷款金额29.7亿元,助力实体经济发展。
商会简介|商会动态|机构职能| 建议使用显示器分辨率为1024*768
版权所有:海口市工商业联合会 (海口市工商联.海口市总商会) 琼ICP备16002480号-1
地址:海口市海甸一西路2号6楼 邮编:570208 电话:0898-68531420 传真:0898-68538813